要寫這篇文章前,必須先「破題」說清楚,什麼是「諸色人等」?什麼是「鄉民」?尤其是「鄉民」的定義,大家多多少少有著不同的標準或看法,呵呵⋯⋯各位格友別笑喔!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啊!好了,就別再冗長的「自言自語」囉⋯⋯如下:
諸色人等:就是指各種各樣、各色各等的人們。(就是如此而已)【出處】:唐・陸贄《優恤畿內百姓並除十縣令詔》:「百姓及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義,均減有無,賙貸貧人,全活數眾者,府司具事蹟聞奏,朕當授以官秩,蠲其征徭。」
鄉民:泛指在網路上的「網民」或「網友」,說的更直白些,就是網路用戶,事實上,也真的「就是如此而已」。【出處】:來自英語的Netizen,是一個混成詞,語源自網際網路(Internet)及公民(Citizen)兩個字。 不過,現在常用來表達此詞義的英語詞彙是Internet user,翻成中文就是「網路用戶」,Netizen反而用的不多,至於「網民」與「網友」的差別,前者是指自己不認識的網上普羅大眾,後者後者則指自己認識的⋯⋯網路上的朋友(不必真的見過面),但也沒有說一定要分得這麼「認真」,在台灣的媒體都喜歡用網友概括一切。
筆者按:還真巧,兩詞出處一為中文,另一為英文⋯⋯中文是古代中國文言文,英文是現代英語字彙的混合詞。呵呵。
而今天要分析討論的,就是「諸色人等的鄉民」,也就是將網路上所有的使用者們,大略的做個分類,也許您會說⋯⋯即使是在現實社會裡,「人」本來就是各色各類的啊!與網路鄉民有什麼不同?這有什麼好分析的?事實上還真的不同,首先,鄉民們必須要會使用電腦、手機、平板⋯⋯等等的產品去網路上瀏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此外,鄉民們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的身份,不用面對面赤裸裸的,好像戴上了面具般⋯⋯ (談虛擬人生) ,光是這兩點,就很有討論的價值了,更何況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網民們事實上也就是現實社會的投射(虛擬與真實),至少已經能代表七成左右的民眾了吧!(也許沒有這麽高⋯⋯,但是保守估計應該有超過一半)好吧!就這樣了,玆將鄉民分為六類,而第六類的「酸民型」再細分為十大酸民⋯⋯,分類與說明如下:
一、潛水型:這類的鄉民網友們,屬於沈默、冷眼旁觀⋯⋯不會輕易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只有默默的貢獻點閱率,除了漠視或者是完全把自己當成一個觀察者之外,潛水型的鄉民,通常是不會在社群網站上、論壇上,新聞媒體文⋯⋯等等公開場合去留言,屬於「泛」沉默螺旋的一份子⋯⋯,當然,他們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沒有⋯⋯,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潛水型的鄉民是多數人的代名詞,筆者保守不負責又主觀的認定,百分之九十的鄉民,都是潛水型⋯⋯應該說是「泛」潛水型或是「類」潛水型較為恰當吧。
筆者按:故以下要分析的諸色人等,都是屬於會「留言」發表意見的鄉民,不過特此申明,各類的人等,都是有可能兼具幾種不同型式的特質,也就是說「潛水型」的鄉民,也許偶爾因為心血來潮或是某些言論、某種資訊觸動了他的神經,也是會發言的。
二、投射型:我亦稱之為「將心比心」型,這種類型的鄉民,於發表意見或回答網友的問題時,永遠不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或環境去思考,只會將「自己的心」比做「他人的心」,即使是發言者已經將自己的情況說得十分明白,這類的回答者仍是「我行我素」的說得感概萬千、動人心弦⋯⋯,講白些就是自己刷得很興奮(存在感),但是對整個主題而言,是完全沒有幫助的,非常沒營養⋯⋯,而且這類的人多少有點「玻璃心」⋯⋯一但被戳破,可能情緒會崩潰,接下來就會出現「酸民型」的部份特質了。
三、鄉愿型:可又稱之為理盲型,這個類型的鄉民遍佈台灣各地,為什麼特別強調「台灣」呢?因為在台灣的現有環境下,比其他地方多了個「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可以是政治、政黨、信仰、種族、職業⋯⋯等等的堅持,在台灣政黨色彩尤為明顯,這類鄉民最大的特色就是任何話題都可以扯上意識形態,再透過同溫層的認同感予以放大,達到滿足自我意識形態的效果,鄉愿型的鄉民是最容易被操弄且隨之起舞的一群人,而且很難被改變,也通稱為鐵粉。(大部分鄉愿型的鄉民,只要沒有帶到潛水型的話,通常也會同時入圍十大酸民類別之一,這點我們後面會提到⋯⋯)
四、邏輯型:也可以說是「理智型」,只是這類的鄉民除了情感理智不容易被影響之外,還具備了邏輯分析的能力,這裡指的邏輯性鄉民是正面的,若是指負面的話,那就歸類在酸民群之中了,富有正義感的邏輯型鄉民,往往是投入筆戰的一方,但是他們忽略了「曲士不可語於道也⋯⋯夏蟲不可語於冰也⋯⋯井蛙不可語於海也⋯⋯」沒邏輯又理盲的鄉民,不是你們能夠說服的,這就是自討苦吃囉!套句網路名言:「認真你就輸了!」呵呵。當然,邏輯性鄉民又熱心於糾正其他鄉民時,在別人的眼中,自然也成了酸民的一群囉⋯⋯這點就有點「正義魔人」的味道了。
五、網軍型:這是六大鄉民族群之中,唯一的有給職,最近也有了新的名稱,叫做1450,說得白一些,網軍型的鄉民是吃頭路的、靠這個在賺錢的⋯⋯其實用「網軍型」這個字眼有些狹隘,因為舉凡寫業配文的部落客或寫手;YouTuber利用網路開直播(不管是電子商務還是賺點閱⋯⋯都一樣⋯⋯);1450有政治目的的言論或特意導向⋯⋯等等,這些都是有「錢」賺的,反正不管是什麼目的,總之都跟「攻擊」與「目標」脫離不了關係,所以姑且就稱之為「網軍型」吧!舉個例子來說,政論節目的名嘴就是很賺錢的網軍助攻員,或者反過來說也行,總之他們是相輔相成的,網軍型的鄉民為了達到目的,自然也是酸民一族,所以十大酸民特質對這類的鄉民而言,剛好就是「攻擊手段」的「應用」而並非是「本質」。
六、酸民型:可再細分為十大酸民特質,事實上網路上的鄉民,有很多網站與論壇都是直接與酸民畫上等號的⋯⋯,故酸民可以說是網路上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說沒有酸民,網路也就失去了趣味?講得有點過頭了嗎?倒也未必,舉個例子,您隨便去網路新聞底下看留言,會發現「新聞」已經很鬼扯了,留言更勝之!呵呵。好了,再酸下去,筆者也成了酸民了(本來就是嘛,還怕人說哩!),以下為十大酸民特質:
酸之一(倒垃圾型):酸民躲在螢幕後匿名發言,不必和當事人面對面,所以會將生活上的壓力和不滿,全往別人身上倒,自己舒坦了,當垃圾桶的可不舒服囉!
酸之二(大頭症型)酸民當自己不如別人時,或自以為是時,喜歡談論別人缺點,藉由貶低對方讓自己地位提升,藉由攻擊別人、貶抑別人、甚至糟蹋別人來提升且達到滿足自己的效果。
酸之三(無相關移轉型)(腦補型)當酸民沒辦法針對事件提出質疑或反對論點,就會攻擊其他跟該事件無相關的東西,或者毫無邏輯性的將別的問題硬生生的植入,有時還會腦補的加上一句「我合理的懷疑」或者「只要稍微動動腦就知道⋯⋯」。
酸之四(放大檢視型)(衝動謾罵型)將任何事件或論述之小細節放大檢視,讓原先想傳達的意義被扭曲或是翻轉,遇上事件通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了再說,也會自行腦補編織故事。
酸之五(抹黑潑髒水型)(自編自導型)以影片為例,這些酸民會找出影片中不洽當的地方,進行抹黑、剪輯與後製作,然後放上網路,這是政治網軍最擅長做的事情,當然,網上賣商品的往往也不遑多讓。也常見自編自導的酸民,以政治人物居多,通常說自己被恐嚇,有人身安全疑慮,但不報案⋯⋯事後才發現該恐嚇橋段是在自己的服務處拍攝的。
酸之六(邊緣人型)這類酸民類型,起緣於現實生活的不如意,例如學業、事業、情感、健康⋯⋯等等,這些不如意長時間無法獲得改善所產生的焦慮感,而形成網路邊緣人,在網路上刷存在感,或者發一些「澎風」文,然後與人論戰後退縮消失。
酸之七(霸凌型)(分身型)在網路上號召同伴,透過集體霸凌來取得認同和壯大自己的酸民,這類酸民通常是有組織的,黨同伐異,也有常常一人飾多角(申請多個帳戶),自問自答自誇。
酸之八(犬儒型)犬儒型的學者,透過抒發對社會諸多現象的不滿來釋放憤怒,雖然影響蠻有限的。(筆者按:本文也算是一篇⋯⋯呵呵。)
酸之九(偏見型)網路酸民的先入為主觀念很強,無法接受不同的觀點,簡單的講就是存有偏見,只是這個偏見不一定與意識型態有關。偏見的產生與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不管是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當一個人的思考模式被定型後,看到事情的角度就很難跳出既有的框架,因此看到論述邏輯不同的主題時就會加以駁斥,藉以強化自己邏輯框架的正確性。(本段文字敘述摘自網路)
酸之十(鄉愿型)屬於會在網路社群、論壇或新聞稿下發表言論與留言的顯性理盲型鄉民,說明同六大鄉民之「鄉愿型」。
〈蒼穹未央〉延伸閱讀:
一、《台灣的沉默螺旋》2019/11/03
二、《選舉。作家。文化人》2018/11/11
三、《網內網外。一網情深》2017/09/27
四、《談虛擬人生》2016/03/11
五、《夏蟲不可以語於冰》2017/04/08
六、《迴旋與頓挫》2013/08/22
七、《空虛的名嘴》與《名嘴的悲哀》2011/12/13~14
八、《自我感覺優》2012/05/11
九、《將心比心論》2012/06/10
十、《虛擬與真實》2012/05/2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