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記者(53)

三十多年前,社會版的記者,給人總有著濃厚的草根味,雖不是一以貫之的一概而論,但總是跟俗稱一毛二的基層警員(當時基層警員位階為一線二星簡稱)有著「同根生」的感覺(現在有新名詞『同溫層』),真的……即使是三十年後的今天,我仍然有著不曾改變的想法,我覺得這跟那時跑社會版的記者每天都窩在警察局派出所泡茶聊天有著很大的關係,耳濡目染乎?確實,社會版記者真的必須很努力,因為社會版說的直白點,不就「雜燴版」嗎?(真的很雜)舉凡黑白兩道、兇殺案、交通事故、土地糾紛、林林總總的各種社會事件……只要有人一報案,社會記者就跟著警察出動……哪像現在的記者,文章用Google的,複製修改再貼上,簡直就是天下新聞資訊一大抄,唉,水平太低又毫無態度可言真是糟透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失速的真相(下)

不是飛機本身的殘骸,又會是什麼──頓時成為國內叩應節目爭論的焦點。有人說是外太空來的隕石,有人說是國軍誤射的長程對空導彈,有人說是高科技不明飛行器,更有綠營的立委說這是對岸誤打(或有心)的導彈──看到這,我終於忍無可忍。依據一個胡說八道基調所做的猜測,其結果當然還是胡說八道。我對飛機分解成幾塊的說法毫無興趣,但是對它造成社會人心的不安深感不滿。於是當晚寫了篇投書──《四個神祕小光點》,次日刊登在《中國時報》。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失速的真相(上)

華航GI911班機失速墜海,機上225條人命無一生還!隨驚人墜機消息而來的,是相互矛盾的「四塊論」、「高空解體說」!然而美國過度關心、國安局積極介入,讓這樁墜機事件陷入諸多謎團。飛機真的只是單純的解體嗎?或者可能有「外力介入」?而這外力,是美國?亦或是中共?在這樁驚人意外中,有人「作賊心虛」,有人「掩藏真相」,也有人「不畏強權」……答案若揭曉,會是「沈冤得雪」還是「戰爭爆發」?台灣政府高層,在真相與兩千三百萬人民心裡的安全感之間猶疑掙扎,他們的選擇是……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藏閣雜思(16)

立春前後,不知為何?天氣特別的寒冷,宅在藏閣裡吹暖氣,卻懶得穿上外套……其實,身上也沒穿戴任何保暖的衣物,僅短衣短褲而已,年紀逐漸大了!這個習慣實在不可取,未來得要強迫自己,改變一下這多年的「陋習」才是,事實上,筆者要強迫自己的事,還真得挺多的……在藏閣裡,除了公司的工作之外,最需要「鞭策」的就是〈蒼穹未央〉網誌的內涵,記得創格之初,網誌文章幾乎是以歷史人物紀事為主……慢慢地……為了滿足自己的「點閱率」,開始增加一些吃喝玩樂的文章,當然這其實也不違和,有著點綴的功能,不足以成為主角……直到網誌內「十大單元」的建立之後,一切彷彿開始「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往「散文」方向而行……。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黑夜之後

四十五年前,一九七九年九月七日,村上春樹以小說〈聽風的歌〉拿下講談社所辦的群象新人獎,風格新穎廣受年輕人歡迎,被視為日本文學新旗手,一九八八當年更以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創下四百萬冊的天量,至今作品被翻成十九種語文暢銷全球,是全球目前最負盛名的重量級作家,而這本新作〈黑夜之後〉,作為出道四十五周年紀念,書出一週即登上八重州連鎖書店暢銷排行榜冠軍,足見其魅力。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工商記者(52)

報社的工商記者其實就是廣告業務員,財經記者那類才是真正屬於採訪類的記者,上一篇文中,我有提到我的記者証是沒有分配類別的記者証,這正是屬於報社主管「酬庸」性質的記者証(算是少數),正常的記者証是有註明財經記者、政治記者、藝文記者……等等抬頭的,這都屬於採訪類的記者,但也有任務別或技術別的記者分類,例如特派記者或是攝影記者,而工商記者呢?也泛屬於這一類吧……他們的工作說白了真的如前述……就是廣告業務,只不過多了發稿的權利,方便招攬更多的廣告業務,而像我這種「無類別」記者証的好處就是……沒寫什麼記者,就什麼都可以插一腳囉!當然,身為主管級別的身份,也要自我克制,別給社方惹麻煩,否則輕則沒收記者證,重則連「正職」工作也不保呢。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文化流氓(51)

文化流氓是什麼?在我們那個年代,指的就是記者,也稱之神行太保,1988年那個年代,別說網路了,連有線電視也沒有,報社的記者是蠻有一些特權的……但是相較於現在的名嘴、記者、媒體、主播……那個時候的記者純真的如同嬰兒般的良善……稱他們為文化流氓實在過於沈重了,不過,本故事的主人翁於擎忠課長,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二十年後,別說報社的記者了,連報社等平面媒體本身都式微得幾乎快要消失了一般呢……文化流氓早就換人當了,而且進化加強數百萬倍,「流氓」是不足以形容的……好了,言歸正傳,以下是小說: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第四象限

數學用正、負分成四個象限,第四象限是先正後負,如果好人代表正,壞人代表負,那麼,人生該屬於哪一象限?或者說人生是條曲線?是好人也是壞人,所以是第幾象限? 筆者改編於〈第四象限〉該書封面之文案,〈第四象限〉是一本書,一本推理偵探懸疑的小說,作者是天地無限,這本書應該是作者的處女作,但是落筆完全不俗套,除了在人物的安排上有一點點遺憾外,這本推理小說,是很好看的,雖然這本書的名氣不大,但是當年還是吸引筆者掏了口袋,收藏入「藏閣」之中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雜文隨筆(105)

今年春節連假過後,上班的第一天是「立春」,剛好也是週一,捲起袖子開始幹活囉……上午一早,就收到會計師發來的電子郵件,是去年度公司的扣繳憑單,確認無誤之後發給所有的員工,然後收到國稅局的補稅單,是個人的綜合所得稅,雖然覺得蠻奇怪的,畢竟該扣繳、該補稅的,從來都不曾馬虎,這還人生第一遭,雖說只有幾百元,但是才剛開工就被「討錢」,感覺「奇檬子」不是很好,而且又是因為某稅制的修改所致……線上繳完稅又忙完文書作業,陪內子出門去大潤發退貨(過年期間買到不理想的蓮蓬頭),順便吃個中餐,然後去藥局領我的連處簽……下午二點,想起年前洗車時,將駕駛座車門的隔熱紙給弄花了,反正沒事就順便去更新囉!十多年的老車,去年九月也才剛換前檔的隔熱紙呢!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Feb 08 Sat 2025 07:50
  • My way

My way

My way是一首歐美著名的英文流行歌曲,旋律源自法國名曲Comme d'habitude(一如往日),法文原版由克羅德‧法蘭索瓦(Claude François)、雅克·赫霍(Jacques Revaux)及吉爾·提伯(Gilles Thibaut)在1967年共同創作,隨後由保羅·安卡(Paul Anka)改編成英文版。1969年首次收錄在法蘭克·辛納屈同名大碟,自此風靡全球,這首歌不但成為辛納屈的代表作,在流行文化上亦常被用作為告別曲,表示一場表演的結束或一個人的離開,這亦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喪禮輓曲,相比英文版哀傷的曲調,法文版的配樂則有憂傷、輕快、或搖滾版本。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