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與劍橋

Oxford teaches you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 Cambridge teaches you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 陳之藩教授在其著作《劍河倒影》中提到了一位牛津人Don,他把牛津與劍橋對比著說:「Oxford teaches you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 Cambridge teaches you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陳教授在文中提到,這兩句話對偶式的妙句,他實在翻譯不出來。

 

大學時的我,一直認為應該可翻譯的出來……甚至自豪的提出:「牛津使你無中生有,劍橋讓你反璞歸真」,事隔三十多年後,現在想想當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讀研究所時,一位澳洲籍教授在上課時說:「Everything of something , Something of everything」,當時我自信的解釋為通才與專才,其實很多時候必須看前後語,甚至看你當時的環境與思緒,怎麼想才不失真,否則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陷入矛盾迷惑中,走也走不出來……現在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陳教授是對的,這兩句不是翻不出來,是他的意境如果要表的很明確……應該必須使用一段文字來敘述,而非像我學生時代的想法,三言兩語可以詮釋的……有許多事情,並不是用一句話可以一以貫之的。

 

:從《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心有靈犀。

再按:筆者以前寫文章,要嘛,冗長難耐,要嘛,短小精幹?真的是男廁所小便斗牆上箴言……莫道人短,勿說己長……。

牛津與劍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