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一篇「腳痲如何走」中的說明,台灣經過了教育失敗,而導致新的主人翁在知識水平上的下滑,在國際社會的競爭力低落,抗壓力、思考力等等能力都遠不如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先人,最嚴重的是態度上的轉變,不論是工作態度還是生活態度,都失去了正確的人生觀,而在此前提下,偏偏又遇上政治狂熱後的信仰結構性影響,失去了是非的基本概念,進而盲目、盲從,但盲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比盲從還糟的社會現象。
什麼現象呢?就從網路說起吧,現今的社會正義感十足,而且極度的容易被利用而不自知,其原因除了盲從之外,缺乏了邏輯性的同理心,也就是失去了應有的寬容心胸,這裡說的寬容,不是原諒,而是寬大的心胸,容人的視野,能用這樣的胸襟觀點去邏輯推斷,才容易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舉幾個例子,先來談談文林苑吧!
當事件一發生,所有一切的媒體、同學們,都清一色的站在被拆的王家那一邊,痛罵政府的官商勾結………等等,但是那當下,有沒有人用另一個面向來思考?有的,但是不敢說出來,不論是台北市政府、警方或者是任何的一位老百姓,大家沒人敢說,因為會被公幹,真的!筆者要表達的不是誰是誰非,事實上是與非也沒這麼容易搞清楚,但是至少當時多數的網友已經判定是政府錯了,這就是一種標準的鄉愿心態。
二月河小說裡的清朝清官田文鏡,他判案永遠是有錢的輸給沒錢的,而錢多的輸給錢少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要保護弱者,可是弱者不代表一定合法,一定不會犯法,這也是一種鄉愿,我們在更深入的探討,網友們的人肉搜索合法嗎?事實上不合法,違反個資法了,而且也有未審先判的疑慮,就好像TVBS的李濤在問友寄隆輝時,網友們的撻伐,說李濤好像法官問案,但是當你們在人肉搜索時,可能比李主持人還更嚴重,一樣是未審先判,而且也違反了人權。
這證明了要說別人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反省自己卻是很難的,這台灣新的一代,反省能力是很薄弱的,千錯萬錯永遠是別人的錯,就算自己有錯,也是爸爸媽媽的錯,這就今天的主題:自我感覺良好的新一代。但是自我感覺良好是經不起考驗的,一但出社會工作,一但出國進修,一但與人競爭,馬上就被比了下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輸了就是輸了。
可是最糟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一但遭受現實的挫折,就會從自大轉變成自卑,然後找一個自我的港灣,療傷與修養,但是卻缺乏反省的功能,反而自欺欺人,儼然成為另一個主宰,開始自以為是的主宰別人的生死,用自己那缺乏邏輯理性的思考模式,來填補自身失去的尊嚴,這才是真正的可悲。
從網路上不斷的配合媒體對社會事件的撻伐,就可以看的出來這群人是多麼的多數,徐志摩說「數大就是美」,但是這種數大,反而是種恐怖!因為打著社會正義的旗號,但是實際上卻是被利用的一群,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群,沉醉在網海正義的一群,我深深的對這群人感到無奈與同情,但是能有多少人肯覺醒,肯定是醒的人遠低於沉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