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古今隨筆》專欄,來聊聊「姓氏名字」之古往今別,事實上,「姓氏名字」四個字,代表著四種不同的用法,當然也源自不同的定義,嚴格來說,我們現今的「姓」,很可能就是過去的「氏」,當然,基礎上我是以華夏民族的習慣來判斷的,而這個「過去」要往前推到先秦、春秋的那個時代,所以,很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孰知的至聖先師孔子,根本不姓孔,孟子當然也不姓孟,所以說周公當然也不姓周……,這些都是他們的「氏」,那個時期是稱氏,至於姓呢,就是祖宗們在用的,我曾經在十多年前的奇摩知識+回答過兩個有關的「姓氏名字」的問題,一個連結如右:《何謂姓氏名字》(該連結已失效,因爲奇摩知識+已經停止服務。),另一個比較有趣,我原文載於下:
Q:毛公鼎作者毛公,是周宣王父輩,周文王之子,那應該是姓姬,為什麼姓毛稱毛公?
A:先做一點說明,先秦時代姓與氏有別,男子稱氏而不稱姓,所以周文王不能叫姬昌,周公也不能叫姬旦,但是考慮現代人的習慣,才會這樣寫,所以你的疑問也正是這個根源,周文王第九子毛叔鄭,他姓姬沒錯,但稱氏,氏是毛。我將一些資料附在後面給你参考,請自行點入連結:一、周文王的十八個兒子,二、毛叔鄭,三、毛公鼎。
另外,有本書推薦給你: 華夏姓氏之謎,雲龍出版社,王泉根 著 ISBN 957-9086-50-8裡面有詳述。 原發問的網頁連結→◎ (奇摩知識+已經GG,該連結成為網路歷史的廢址之一,令人唏噓……)如果您仔細看過上述的回答,就可以了解到,我們現在的「姓氏」用法,至少是秦、漢朝以後的習慣了,那時期正好有些混亂,所以張良也其實也不姓張,他是姬姓,所以博浪沙刺秦皇前,可以稱他為姬公子,不過秦、漢之後就逐漸衍變成現在的用法,那孔子姓什麼?孔子其實姓「子」,所以以現在的用法,應該叫子丘,而不是孔丘了,呵呵,那再以孔子為例,孔子字仲尼 (有個『仲』字,所以孔子應該是次子,也就是排行老二),名丘,以「名字」過去的用法,如果你是孔子的好朋友,可以稱孔子為仲尼兄了。
但是孔子父親那一輩,對「名字」的用法與「姓氏」一樣,跟現今大不同,我們讀《史記》時發現,司馬遷稱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紇」,這又是為何?是以前讀書不求甚解,有人父子不同姓的嗎……事實上,春秋時代,名與字連稱時,習慣上先稱字後稱名,「叔梁」是字,「紇」是名,所以,舉個例子,三國時的劉備字玄德,如果活在春秋時代,可叫做「玄德備」囉!而在台灣的前副總統連戰字永平,則可稱為「永平戰」了!這樣的比喻應該是很清楚了……嗯……還沒寫過癮呢,明天繼續寫一篇「再筆」敬請期待二十四小時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