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把紅傘.jpg

這一篇的分類是「古今隨筆」,所以兩個女人,講的自然也是古代的女人,至少是古書裡的女人,一個是「西廂記」裡的崔鶯鶯,另一個是「桃花扇」裡的李香君,「西廂記」與「桃花扇」這兩部都是以詞寫成的名著,「西廂記」的名氣高於「桃花扇」,但是這兩部書的結局,也可以說這兩個女人的結局,實在都很令我不敢恭維,不知道是否有人與我同感?

 

自古以來,寫小說或是電視劇、電影,結局是很重要的,不是像韓劇那樣,動不動就是沒結局(又稱開放式結局),所謂沒結局,就是讓觀者自己去想,這對我這個未成名的作家而言,是一種逃避、敷衍、了無新意的感受,所以我寫的通常是有結局的故事,結局不是喜,就是悲,這是一種交待,就算是賣弄玄虛,也要加一個後記,而且結局也必須符合邏輯,要不然很是不負責的態度。

先談「西廂記」裡的崔鶯鶯,從「西廂」到「驚夢」為止,既非喜劇,也不是悲劇,真的令人不痛不癢,把崔鶯鶯與張君瑞兩人的愛情,寫的有聲有色,卻又因崔鶯鶯後來另有所愛,在無顏以對張君瑞之際,用「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又羞郎」與「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這些詩句,來勸退張君瑞的心,與自我嘲解,這種結局對應先前兩人的愛情描述,只能說是無言的結局了。

而「桃花扇」裡的李香君結局更絕,李香君後來一心一意的忠於侯方域,但是在歷經波折後,失望之餘,只好遁入空門,進庵修道,以終其生與身,這個結局太詭異了,第一李香君與侯方域兩人身份地位與個性廻異,這種愛來的莫名,第二是侯方域是以「嫖院」的態度對李香君,而結局居然是李香君為侯方域「守節」,這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所以,我對這兩個女人,給予很不以為然的評價,一個是可以愛的轟轟烈烈的,但是說變就變,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只能說之前愛的太假了,另一個就怪談連篇了,可以為一個嫖客守節一生,不Make sense,但是重點應不是這兩個女人,是作者本身的思維……。

這樣結局的兩部書,在歷史的洪流下,不但可以生存下來,而且流傳千古,能不說青菜籮蔔,各有所好了,回到現今的電視劇,台灣本土的電視劇,一部接著一部,內容如何先不論,每次轉台轉到,看見的都是「嗆聲」(閩南語),而且「嗆聲」的人永遠不會看著對方,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台灣人有這麼喜歡「嗆聲」嗎?  這真的是寫實的台灣本土的電視劇嗎? 我只能搖頭……搖到頭有點暈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