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工趣聞

進入藝工隊後的生活,點點滴滴都很精彩,就連平淡無奇的日子裡,只要你肯學肯發掘,無奇也會變得十分有奇的,我將這一系列的故事,稱之為藝工趣聞系列,這是第一篇,爾後陸陸續續的寫出來,應該會有個七、八篇跑不掉,當然各自會有各自的篇名,但是會注明是藝工趣聞系列的第幾篇就是了,這第一篇就算是魔術篇吧!

我剛剛說了,只要你肯學肯發掘,無奇也會變得十分有奇的,這句話有必要說的更詳細一點,我是以支援的身份調入藝工隊的,但是這支援是支援到退伍,所以除了退伍令上寫著「工兵經理補給士」外,其時我在工兵營的時間只有幾個月罷了,其餘的一年多都在「支援 」,而我的工作重點是節慶的日子,例如母親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節日,必須配合台灣的藝人前線勞軍活動,只要是這幾個日子的前十幾天,我都會忙的跟狗一樣,甚至每天睡不到幾小時呢。

但是,如果不是節慶前後呢,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餐廳駐唱,這餐廳我們稱之休閒中心,有對外民間開放喲,可惜金門的美美不多,所以女性粉絲很少,但有兩個層次,一種是五十歲以上,另一種是十歲以下,中間的美美不知到去哪裡了(這是廢話,當然是台灣),故我的粉絲以袍澤居多,而且是軍官居多,而我每天只需要唱兩場,中午十二點到一點,另一場是晚間七點到八點,剩下的時間不是就「平淡無奇」了嗎。

其實不然,我說過「肯學肯發掘」,原因在此,因為算是長期的駐點人員,我也身兼節目企劃的工作,所以也必須去發掘一些有特殊才藝的人材,這樣節目才不至於太空泛,總不至於節目都是唱歌、跳舞、講笑話吧,舉個例子,我就找到一位職業的魔術師,他身在步兵營裡,但是變魔術不可能長期支援,所以我常常的以司令部政戰二科的名義,借調這類的專才,一方面是為節目排練,一方面也是攏絡人心,讓這些人多一些公差假,不用在部隊裡被操,這樣就可以隨傳隨到,像這名魔術師,我就讓他放了兩次的返台假,回去台灣拿道具以便節目的表演之用。

我有很多的朋友,發現我有一項專長,就是變魔術,當然變的都是小魔術,大都是以撲克牌為主,而且是不用魔術道具的魔術,每次變魔術,都讓人嘖嘖稱奇,說穿了就是這位魔術師教我的,他當然也是為了報答我的知遇之恩吧!我從他那得知道一些魔術師的林林總總,要當一個魔術師,基本上要靠的是技巧,這技巧包含了人性的心理,肢體動作的敏捷,還有自己本身的創意,而另一項重點就是道具,當然我學的是屬於第一種的範疇,因為我只是好奇,並不想當魔術師,要當魔術師拜師學藝,還有很多的條件與禁忌呢,我才不想當呢,我與他算是朋友間的交流,而且我學到的只是皮毛中的小皮毛罷了!

不過出社會後,每當公司尾牙節目,或是民間表演活動,有魔術時,總會去注意某些細節,還是有另一番樂趣呢,例如當魔術師要吸引你看他的左手時,我會注意他的右手在做什麼,下一篇我再說一些更有趣的藝工生活點滴,這一篇就先這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