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如《金縢》、《無逸》等。周公對易經創作也有貢獻。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儒家將周公、孔子並稱「周孔」。禮 (儒家),儒家使用的一個概念,指上下有別,尊卑有序等。主要推崇西周的社會觀念。
禮樂制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C%E4%B9%90%E5%88%B6%E5%BA%A6
禮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C%E6%95%99
禮記 - 儒家經典著作,五經(六經)之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C%E8%AE%B0
一、貴校的特色、專長與風光。
二、學生會的功能與期許。
三、参選的資格。
四、會長的權利與義務。
五、針對以上為重點的宣傳效果。
這當然要申請,但是不見得一定會通過,要看法院的認定,還有詳細的情節而定。
提供一些呂后相關的網站介紹,如下:
漢高皇后,姓呂名雉(音:zhì,ㄓˋ)(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單父(今山東省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通稱呂后,又稱為漢高后、呂太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82%E9%9B%89
西漢孝惠皇帝劉盈(前210年-前188年),西漢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嫡長子,母親呂雉,在位僅7年,死後母親呂后掌管西漢大權長達八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C%A2%E6%83%A0%E5%B8%9D
《史記》請看呂后與惠帝的部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2%E8%A8%98
《漢書》請看呂后與惠帝的部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4%B9%A6
韓國料理中多以米食為主食,另有麵食、蕎麥、菜、肉等,除了炊煮熟食的飯之外,另外常伴隨熱湯。而韓國泡菜是飯桌上常見的配菜,以白菜、蘿蔔、黃瓜等食材發酵而成,種類齊全而成為飯饌(반찬)。佐料方面,多用麻油、醬油、鹽、蒜、薑等,尤其大蒜的食用普遍。烹調方面,由於受氣候影響,必須依季節而有調整。冬天時農作物不興,必須仰賴泡菜、醬瓜等傳統醃製菜,這些醃製菜通常在入冬前被佐以鹽巴再放在大甕中存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F%A9%E5%9B%BD%E6%96%99%E7%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