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簡.jpg

中國文學的演進與發展,如壁壘分明般的牆垣,經由西元前五世紀的詩經,走到一百年後的楚辭,發展到西元前二世紀的漢賦,到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詩,十一世紀的宋詞,十三世紀的元曲,而後明清的小說,乃至民國的白話文學,這樣的敘述,算是比較籠統的說法,如果要分的更明確些,應該先分韻文與散文才是,不過這不是筆者今天的重點,的介紹另有專文。

筆者今天是很純的欣賞,中國文學的演進,如《詩經·小雅·小旻》的「如履薄冰」;《詩經·邶風·擊鼓》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等等,楚辭中最為出名的《離騷》和《天問》,其以《離騷》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其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常被後世的士大夫藉以自況。

 

而來到漢賦的範疇裡,這種特殊的文體,由外表看去,是非詩非文,而其內含,卻又有詩有文,可以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混合體,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子虛賦》、揚雄的《甘泉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等等,當然蘇軾的《赤壁賦》也是相當聞名的。

 

近體詩在唐代到達其頂峰,其形式為律詩與絕句,同盛唐時二位最著名的詩人為李白和杜甫,李白以其浪漫主義的詩歌著稱;杜甫則被視為具有強烈的社會關懷的儒士,到了中唐詩歌變得極為寫實主義帶社會批判,並產生更洗練的手法,其中最名的代表即白居易,他以淺白文字入詩,寫出許多膾炙人口,流行於庶民社會的詩歌。

 

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樂府,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北宋分三大派,分為婉約派:李煜、晏殊、晏幾道,豪放派:蘇軾,格律派:柳永、周邦彥,而南宋亦分二大派,婉約派:李清照、姜夔豪放派:辛棄疾。

 

談完唐詩宋詞,很自然的到了元曲,元曲四大家,即元朝四位著名的散曲作家,又稱「關、馬、鄭、白」,分別就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與白樸,而明清的小說,最有名的中國文學的四大名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與曹雪芹的《紅樓夢》,最後近代的白話文學,我想是應該不用介紹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