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jpg

知道與做到,是兩個不同層次面的事情,明朝政治、哲學家王守仁闡述的「知行合一」與筆者要談的「知道」與「做到」,有著實質上的相同,卻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首先,我們來聊聊「知道」,知「道」,這道可道,非常道,不同的理學、心學等學術或是宗教所詮釋的「道」,各略有異同,所以這「知道」就無法統一而論了,更何況還存在著相對與絕對的觀點因素。

 

所以王守仁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也就是先「至良知」再「知行合一」,基本上筆者偏向王陽明,但也不盡然,否則也就不會有這一篇文章了,「至良知」的過程,有著事理無窮無盡,所以,筆者的「知道」泛指一般經由學習、讀書、生活、經驗……等等的積累,故,只要你活的時間夠久了,基本上的「知道」你是應該要「知道」的了。(當然,也有人渾渾噩噩活一生的……)

 

好了,那麼「做到」呢?先說「知行合一」吧!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但是筆者的「做到」不只是「行」而已,這「行」只是做而已,要做得到,才算是「做到」!

 

所以,「知道」是要真「知」,至少是自己真懂的「知」,不是那種似是而非、懵懵懂懂的盲從「知」、鄉愿式的「知」,至於道,存在自己的內心吧!所以若不「知道」何以「行」之?就好像做一件事,卻不知自己在做什麼?那做到什麼結果,才算是「做到」!不知所云也!不知所做何事也!為何要做也!

 

寫到這裡,筆者要說的「知道」與「做到」,已經非常清楚了,現今我台灣同胞們,最欠缺的就是「知道」與「做到」的心靈層次義蘊,從小孩到老者,從學校、政府到媒體,無一不缺乏這做人的基本中心思想,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社會事件……,更可憐的是我們小老百姓啊!不過,不能兼散天下,至少也要獨善其身吧!

 

知道與做到,要說的、要表達的,就先寫到這裡吧!以下節錄【傳習錄卷上 徐愛錄】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箇知,又說一箇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說箇知,方纔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一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箇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箇行, 方纔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箇意時,即一言而足。

 

備註:本文原載於 2014/07-06 之【蒼穹未央‧西河雜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