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台灣社會民眾,我說過很多次了,往往正義有餘,理性不足,看事情大都只看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殊不知許多「衝突」的背後,你看見的「事實」,其實是「被害人」製造出來的,你認為可惡的人,甚至有可能才是「被害人」,當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除了觀眾的理智外,還有媒體的報導引導上的瑕疵。 會有這樣的感慨,當然是因為筆者親身經歷過許多次,類似的經驗,不過今天我引用名作家黃河的一篇文章,也是他的親身經歷,給各位参考,事情的背後,才是真正的癥結點,要多思考背後的義蘊,才不會變成理盲!以下是原文:
《是可忍,孰不可忍》 黃河 二○一二年六月八日
最近流行「行車記錄器」,配合網路傳播,讓許多惡劣駕駛的粗暴行徑公諸於世。幾乎每隔幾天,電視新聞就會出現一則類似的報導,某駕駛因後車亂鳴喇叭,氣得停車,拿出棍棒和後車理論。
從畫面的互動看起來,幾乎全是前車駕駛的錯。真如此嗎?這難免讓我回想起一件往事。四年多前的那一天,父親的葬禮結束後,我開車載著家人離開五指山,想上高速公路回桃園。由於我不熟悉道路狀況,再加上「北上」、「南下」的路標也不清楚,因而放慢車速,想看清楚了再加速前進。
就在這時,後方一輛小轎車由遠處疾駛而來。可能和我相距還有四、五十公尺,那位駕駛就頻頻按喇叭,一路「叭、叭、叭、叭……」地駛來。我正在專心看路標,冷不防聽到那急促、響亮、遽然接近的喇叭聲,幾乎嚇得我冒出一身冷汗!那裡是雙線道,路上也只有我們兩輛車,我又開在外側(靠路肩),假如他想超車,可以從左側超越啊!我氣得踩下煞車,心裡想:我就是不開,你能怎麼樣!那人也停下車來,可是間斷的喇叭聲變成「叭」的一長音。這混蛋小子居然持續按著喇叭不放!
我頓時怒火中燒,把排檔放入倒車檔,向後開了一、兩公尺。那人大概嚇到了,喇叭聲停了下來。我等了幾秒,見他沒再按喇叭,這才踩下油門,徐徐加速前進。沒想到,那人一等我遠離,立刻加足油門從左側超越,和我併行之際,兩眼瞪著我,舉起右手比了個中指,嘴巴咕噥了幾句。乍然間我血壓劇升!偏偏不幸,那是上坡路段,他開的是小馬力汽車,我開的是三千CC休旅車。
我猛然加速,沒幾秒就追過他,然後左轉方向盤,把他的車子擋死在左線道。我打開車窗,對著他破口大罵!若非老婆在車上,緊緊拉著我,我相信自己會下車,衝到那人的車邊。假如他也敢下車,保證我們會當場大打出手。結果那人一動不動,只是窩在車裡驚愕地看著我。
倘若他有裝行車記錄器,並且把畫面公布在網路上,肯定我也會成為另一位「惡質駕駛」。當然,我那天的行為是錯誤示範。但是,促成這個錯誤示範的原因是什麼?如今的台灣社會,許多人狂妄自大、自私自利,完全不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特別是在他們認為「別人對他莫可奈何」的時候,尤其張牙舞爪得厲害。例如在網路上,某些人看到不爽的事情,也不管青紅皂白,就肆無忌憚地亂寫亂罵。
他們出言之不遜、用詞之惡毒,直令人咬牙切齒!再進一步分析,他們之所以敢這麼幹,就因為使用假名假地址,吃定別人不知道他們真實的身分,找不到他們算帳。假如面對面坐下來,這些人敢如此發飆耍狠嗎?什麼類型的人會這麼做呢?上帝是公平的,然而某些時刻又公平得令人搖頭。請注意觀察身邊的親友,哪些男人有習慣打女人?百分之百我不敢講,但有習慣打女人的男人,八九不離十在男人堆裡是個癟三。為什麼?因為不管這人是誰,上帝總會讓他在某些人面前耀武揚威仔細想想這道理。
出於補償心理,男人堆裡的癟三,只好在女人面前耍狠,因為他們想證明自己不是癟三。同樣的道理,現實生活如果過得越窩囊,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似乎就越狂妄。是不是這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會因為「躲在後面」而格外囂張。這也是衝突那日,我特別氣那位駕駛的原因。因為他抱著相同的心理,以為自己「躲在車裡」我就對他莫可奈何。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之中,十之八、九是個癟三。即使不是癟三,也必定是個無賴一旦坐上車,以為別人對他莫可奈何,就像網路世界一樣肆無忌憚地發飆耍狠,什麼亂按喇叭、隔著車窗罵髒話、比出下流的手勢。
一個文明的社會,怎麼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二十幾年前我在美國讀書,整整開了一年車,前後只按過兩次喇叭。第一次,是買車的時候測試喇叭響不響。第二次,是老婆來到波士頓,我說這輛二手車的喇叭挺怪的,聲音很低沉,然後按了一下,試給她聽。前前後後一整年,最後還開車帶著父母出遊,幾乎繞了半個美國,整個開車的過程竟沒按過一次喇叭,很難令人相信是不是?
在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大家懂得相互尊重、相互體諒,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沒錯,台灣地狹人稠,免不了發生「人車爭道」的狀況,完全不按喇叭幾乎不可能。可是,如果要按,不過就是「一短音」提醒別人一下;有必要「叭、叭、叭」地猛按,或是「叭」地一長聲壓著不放嗎?尤其是,以為自己躲在車裡,別人對他莫可奈何,因而格外地發飆耍狠,這是十分卑劣的心態。
請注意:好漢做事好漢當!「躲在後面」囂張,算什麼英雄好漢?很抱歉,這件事我也不對,因為我不是聖人,修養有個限度。然而,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不是這樣?日後再看到類似的新聞,希望你不要只看衝突的後半段,請想一想影片的前半段。
http://www.haodoo.net/?M=hhd&P=341 (原文發表好讀網站之網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