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作家,或者說是作者,總之是一位筆耕工作者,不管他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還是抒發情緒;亦或展現自我的文筆,最怕的不是創作靈感的枯竭,也不是喪失筆隨意走的流暢,而是……而是有著滿懷的創作素材,有著用之不盡的文采,但是……但是情緒上,就是不想寫,至少當下是不想寫了,而這樣的氛圍,一直不斷的持續著,一天、兩天,甚至到一週了,還是提不起勁,這時可以說,就是遇到了筆耕的瓶頸了吧!
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定義的,但是至少筆者是這樣的感覺,我也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突破自己的心防,而恢復寫作的,至少筆者是倔強的倦怠,如雨刷般頑固的搖頭……,一直到把電源切斷,還是停滯在擋風玻璃上的無奈,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抗議,還是隱喻的告訴自己,別再寫了,再寫也是沒有結果的,只是結果是什麼?自己也不清楚。
這就筆者異於常人的瓶頸,也許自我分析下的結論是……不用依靠當一個作家來支撐生活上的壓力,所以不想寫,也許是疲憊的心情下的另一種告白的詮釋,也許是沒有光環與成就下的黯淡,更可能的是對許多失望後的絕望……,總之,目前是筆耕的瓶頸,持續是默默的進行,突破是勉強下的抵抗,未來是不可預期的變化,結果是必然的期待。
寫下這些,就是不想自欺欺人,筆者最常告誡的一句話,就是「自欺欺人」,所以奉行這個原則下的堅持,是不會改變的,至於筆耕的瓶頸,能想到一個徹底的解決,那是最好的旗幟,如果不行也要在緩緩的沉寂中搖盪,就好像The sound of silence的歌詞……:
「只因有個幻象緩緩的爬過,趁我熟睡時灑下種籽,這個深植在我腦海裡的幻象,依然留存在沈默之聲裡……,走在圓石鋪成的狹窄街道上,在街燈的光暈下,我豎起衣領抵擋濕冷的天氣,當閃爍的霓虹燈刺痛了雙眼,
光芒劃破夜空,也觸動……,人們聊天而不談心,只用耳朵聽而非用心聆聽,人們寫著毫無感情分享的歌……而且沒有人敢去驚擾……。」
最後,結束的一句「先知的箴言,寫在地下鐵的牆壁和廉價公寓的長廊裡,並且在沈默之聲中低迴不已……。」
" Silence like a cancer grows , hear my words that I might teach you , Take my arms that I might reach you". The sound of silence Your faithfully Paul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