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24 Tue 2011 04:44
手機劇感言詩詞
- May 24 Tue 2011 03:38
京華煙雲
《京華煙雲》名列 世紀百強 第 61。作者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
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 May 24 Tue 2011 03:33
死水微瀾
- May 23 Mon 2011 01:53
倪匡科幻排名
這一篇是我對倪匡科幻小說裡,衛斯理系列的一百四十五本中,提出我最喜歡的前十名,事實上,我從十年前開始就一直這樣比較分析欣賞,原因無它,因為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看倪匡科幻小說,一看就是三十幾年,而幾乎每一本都看了三、四次以上,以平均值來說,每一本衛斯理系列的小說,都在八次以上,堪稱倪匡迷而不為過之。
我的評論是非常的主觀的,標準就是自己的喜好,沒有其他的準則,我把倪匡大師的作品分成早中晚三期,我比較喜歡的是前中期的作品,占了八篇,後期只占了兩篇,但是這並不代表後期寫的不好,而是前中期寫的太好了,當然每個人的認定是一定有差異的,我僅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來形容對前十名青睞的因素,以後有機會再另開專欄來敘述了。如下:
- May 22 Sun 2011 01:18
淺論太平天國
這是太平天國系列的第十篇,也就是預定的最後一篇,原本名為「我對太平天國的感嘆」,後來想想,太平天國史內感嘆的事太多了,所以改成「 淺論太平天國 」,把我心中的一些想法,用一兩千字表達出來,做為這個系列的小小的結語,且劃上短暫的休止符,因為我知道未來還會有不同角度的評述的,有別於這十篇幾乎都是以人物為主來禪述的缺憾。有關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從世界各國的歷史學者,所提出的論述,大致上可整理出五個因素,第一是違背民族傳統的思想,第二是人才的缺乏,然後是政略戰略錯誤,四為自相殘殺,也就是內訌,最後一點是外國人的阻擾。
- May 21 Sat 2011 01:52
辦公室笑話
- May 20 Fri 2011 00:02
天涯夜歸人
他不知道為什麼會搭上這午夜的航班,也不知道要飛向何處,但是隱約中他覺得他應該是要回家,他躺在高級又豪華的頭等艙內,絲絨的底襯下,卻感受不到一點溫暖,反而有種冰涼的蕭寒,他想叫空姐送一條毛毯來保暖,但發現其實早已蓋上一床被褥,他的思維有些纹亂,但是又有著異常清晰的空間,這就好像渾濁的湖水中,骯髒的塵埃逐漸沉落湖底,湖面的清澈漸漸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