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運動的教育事業為何?

自強運動的教育事業,洋務派在全國修建了30餘所近代新式學校,用來培養科學、軍事、翻譯人才。著名的翻譯機構同文館也於1862年建立;翻譯及出版西書,推廣西學;在1872年至1875年間,每年向美國派遣30名幼童留學,他們大多成為日後中國的重要人物。其中著名的如民國內閣總理唐紹儀與鐵路專家詹天佑。中國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

 

第一批幼童於公元1872811日由上海出發,跨越太平洋,在美國舊金山登陸。他們乘坐剛剛貫通北美大陸的蒸汽火車,到達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從此開始了他們長達十五年的留學生涯。幼童們被分配到54戶美國家庭(其中康乃狄克州34戶,麻薩諸塞州20戶)中生活。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成為他們就讀的各個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他們群體所取得的優異成績令美國人驚嘆不已,據不完全統計,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進入美國的大學學習。其中22名進入耶魯大學, 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全部學生被召回國。當時,耶魯大學的22位留學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二人順利完成學業。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留在美國完成耶魯大學學業的。李恩富和陸永泉則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國,讀完了耶魯。回國後的留美學生參與了中國最早的電報、礦山、鐵路的建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又歷經了1884年中法海戰和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為國捐軀。直到20世紀初,這些當年的留美幼童紛紛成為朝廷重臣,活躍在鐵路、電報、礦冶這些新興產業。在外交領域,他們更是當仁不讓地代表大清國,足跡遍布世界各地。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7%95%99%E7%BE%8E%E5%B9%BC%E7%AB%A5

 

下列的敘述與說明,包含網站有詳細的解說,請参考之:

 

衛生紙指的是一種極薄極軟的紙張,提供人們入廁後清理使用。形狀有單張四方型的,或者捲成滾筒形狀的。通常由木漿製造,跟一般紙的製造過程差不多,但是極薄極脆弱。脆弱使得衛生紙遇水就爛,以免在廁所內造成堵塞。製造目的跟外觀極其類似的面紙大不相同。如果把面紙誤當成衛生紙使用,很容易導致廁所堵塞。一般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在紙出現並便宜到可以用來拭穢之前,人們使用過的廁後清理材料包括水、布、葉子、玉米芯、木竹片(廁籌)。中國最早的用紙拭穢記載見於南北朝。

 

兩千年前由蔡倫發明紙,改變了書寫的歷史。十九世紀,開始以木漿製紙。在將近一百年前的二十世紀初,美國史古脫紙業公司買下一大批紙,因運送過程中的疏忽,造成紙面潮濕產生皺摺而無法使用。面對一倉庫的無用的紙,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在主管會議中,有人建議將紙退回供應商以減少損失,這個建議獲得所有人的附議。該公司負責人亞瑟·史古脫卻不這麼想,他想到在捲紙上打洞,變成容易撕下成一小張一小張的。史古脫將這種紙命名為「桑尼」衛生紙巾,賣給火車站、飯店、學校等放置於廁所中,因為相當好用而大受歡迎,並慢慢普及到一般家庭中,為公司創下了許多利潤。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9B%E7%94%9F%E7%B4%99

 

朱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是一種屬於錦葵科木槿屬的常綠灌木,又稱赤槿、日及、扶桑、佛桑、紅扶桑、紅木槿、桑槿、火紅花、照殿紅、赤槿、宋槿、照殿紅、二紅花、花上花、土紅花、假牡丹,因原產於中國南部,故又名中國薔薇(英文:Rose of ChinaChina rose)。由於花色大多為紅色,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而大紅花也是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西亞國花,即其中一種紅色朱槿的稱呼。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現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6%A7%BF

 

大象的皮膚哪裡最好,我推測是耳朵與腹部,以下的資料給你参考:象由於毛少,容易生皮膚病,所以需要經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皺摺,有的皺摺紋路深達十幾厘米,皮膚淺灰色,由於洗泥浴有時看起來好像是泥土的紅棕色,褐色眼睛長眼毛,有一種罕見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藍色。象的耳朵很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尾巴不長,頂端有毛刷。象皮厚毛少,鼻與上唇癒合成圓筒狀長鼻,兩個上頜門齒大而長,就是所謂的「象牙」,口中一般每側有三個前磨牙和三個後磨牙,食用高纖維的食品,樹葉、草類等,磨牙並不是同時長出,現存的磨牙磨損後,新的磨牙才長出來,所以如果最後一顆(第六顆)磨牙大約在60歲以後磨損後,老象可能死於營養不良,如果繼續飼餵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繼續活下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B1%A1

 

 

日蝕與月蝕,請看網頁中所附的圖,與詳細的說明,如下:[],又作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的狀態時發生。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9%A3%9F

 

月食(又稱月蝕),是當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本影部份)時,原本可被太陽光照亮的部份,有部份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陽光照亮,使得位於地球的觀測者無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現象。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的晚上(農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說文》所說「日蝕則朔,月蝕則望」。地球陰影位於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內,此平面與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並不重合,黃白道面交角約5度;大多數滿月時,月球不在黃道面內,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陰影內,因此並不是每個滿月時,都發生月食。每年全球至少發生兩次月食。最近一次月食是20101221日(月全食),下一次月食是2011616日(月全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8%E9%A3%9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