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倫敦01.jpg

自從後,我的下半人生歲月,的的確確被完全改變了,剩下的二、三十年光陰(假設可以活那麼久),要怎麼過?結結實實心中毫無點譜可靠,因為未來的身子骨能復健到怎樣的程度,沒有任何人可以斷言,若用樂觀的態度面對,太過天真,而以悲觀的態度求是,則過於沉重,此時的我,四個多月來,戰戰兢兢的只能用樂觀奮鬥,中庸取道而行之矣!

 

不諱言,東風無力百花殘,道出了人不能勝天,對於命運多舛,除了坦然接受外,剩下的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就看自己的修為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當然筆者不至於會悲觀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卻也真的「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看來李商隱寫的這無題》被在下給「曲解」到另一種層面了。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李商隱

 

詩人本意是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如今對我而言,卻與愛情無關,反而成了人生實事求是下…鑽研…取暖…文筆下的「有題」了,雖不至於侮辱斯文,但確實也是種應用,就好像電影【桃姐】的簡介般:

 

《桃姐》: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老人是逐漸被社會、時代遺棄的一群,他們等待着死亡,卻又不得不在相見與別離之間學習扶持和放手。即使桃姐有一點與別不同,她對煮食有要求、倔強、具幽默感,但性格的可愛之處,在命運面前,也顯得相當微小。無疑電影冷暖交織,非常寫實,它展示着平凡人在人生中的無奈及努力。

安老院:用目光建造的生死場

桃姐中風以後,由照顧變成被照顧,由此電影進入最主要的場景:安老院。桃姐倔強(或堅強)同時不想拖累身邊的人,每次親人來探望都是同時間夾雜喜悅和內疚。老人家逐漸被社會遺棄,年青一代也要兼顧工作,老人院不得不存在的真實,才是寫盡了生命哀歌的本質。

電影多此着意捕捉老人家沉默的眼神,目送他們的親人離開、目送他們的院友離開。在無聲的氛圍裡,在目送之中,老人家一方面承受傷逝傷別之痛,另一方面在目送院友離院,空床人空,也意味着他們同時默默承受「他朝君體也相同」的辛酸感慨和恐懼。「相見時離別亦難」,不單是電影裡
的老人家,坐在一旁的觀眾又何嘗可以置身事外?

在目送的目光穿梭間,建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生死場,無關道德與罪、老人
家在安老院那沉睡了的時光裡,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所驅趕、拍動。「東風無力百花殘」,個體生命的微薄和微小,在藝人和幼稚園生的穿梭擾動間,一切變得更為荒涼和冰冷。

暖色:蓋掩荒涼的地毯

然而導演、編劇嘗試作出努力,綜觀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一個負面人物,更可幸的是電影中沒有道德的高地,沒有聖人的光環,所有人都是俗世塵海中小舟上的一員:飄泊、彷彿向前然而並不。即使是好色的堅叔,觀眾也充分理解,他也不過是在俗世間及時行樂的卑微漢子。沒有批判,只有諒解。當然當中的主僕情是電影的最大亮點,沒有血緣關係的相知,親情之
實,感動人心之餘,同時製造了恰當的距離,讓電影不至煽情庸俗。

然而我認為即使電影着意鋪陳暖色,但那不過是鋪蓋着荒涼大地的小地毯
,這並不能蓋掩社會與生命的冰冷之處,畢竟生命中的無奈及傷逝,對平凡人而言,牧師與天國,也不足以讓人心安理得、讓人處之泰然。平凡生命的暗流湧動,都在沉默的眼神中可憐地淡退下場。其實電影不單是(甚至不是)叫人珍惜眼前人,而是僅僅細訴,相知有時,無力有時。情與回憶,也成為了我們惟一可以緊守的最後陣地,那價值所在、那生存證據、那微光之處。

 

http://ericlwk.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2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